第一次經過這大學正門是去年在表參道附近喝酒後的一個晚上.那時候在嘀咕為什麼有那麼小的學校.門外的聖像向路人伸手,似是要宣導什麼的.去年夏天,第一次走進校園裡看.面積雖只有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般大小,大路兩旁銀杏參天,新建的大樓背後,英式的古老小閣參差,盎然書卷氣色濃溢.那時候有一種很直接的感覺-我想進這所大學,那感覺就正如我在選擇中學的時候,第一次看到喇沙書院的感覺一樣.
之後第一次面試的時候已是隆冬,黃葉已全落.是心情緊張還是天氣太冷,那天我整天在發抖.刺鼻的寒氣裡仍呼吸到微妙的熟悉感覺.
聖誕節時我收到了最好的禮物.殊不知前路可是人生中最大的挑戰.日本語中"人一倍"的努力是不可免,大學可是一個綜合學術、生活與人際關係的一個哲學博物館.能看到什麼學到什麼,就全看自己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和走得有多仔細.
這次在箱根舉行的orientation,令我想起剛入職那年大家一起去馬來西亞檳城上training course的兩個星期.那是我由大學進身社會前一個最快樂的過渡期.望著酒店外早春的湖光山色,回味著以往的快樂片段的同時,我慨嘆參加這次orientation完全不同的心境.同學們都表現優秀,積極上進,想想在涉谷打扮古怪,蹲在地上的怪物,完全很難聯想到這樣極端的兩方都叫做日本人.我能抱著自信力爭上游嗎?
很累.由箱根回家,乘巴士,轉巴士再轉急行電車,也花了兩個多小時.

First Encounter with Aoyama

2 comments:
i also attended the christmas pray by the Pope that year. that was the year i traveled to many places and saw a lot. it makes me more independent, i never imagine that my life can be such colorful. it's touching to see the Pope, although i didnt understand the prayer. he is a man with destination; i m shifting from destination to destination. and now, where is my destination? i wish you know yours. work hard there.
有時我都好懷念讀書的日子。以前讀書的時候,好希望快些出來工作,因為覺得工作一定比讀書寫意,因為放工之後就可以閒著。不過當踏入社會之後,才發覺工作比讀書不容易,很多時候際遇會令人覺得身不由已,而且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成正比。雖則有謂「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」,但讀書始終是比較個人的事,一分耕耘,可以一分收獲。所以雖然在外地讀書好辛苦,但都要好好珍惜讀書的樂趣呀!:)
Post a Comment